手機:15119977709
Email:971776459@qq.com
QQ:971776459
網址:http://www.lqcydj.com
地址:廣東清遠英德市英坑公路下塘路口旁
園林景觀--英石的文化歷史
英石文化歷史淵源之久,傳播地域之廣,主要流傳方式有以下幾種:
第一,英石以石種的身份載入各類石譜典籍。打宋以來各朝各代各個時期都有石譜面世,計有幾十種之多,如宋《云林石譜》就這樣表述:“英石英州含光、真陽縣之間,石產溪水中。有數種:一微青色,間有白脈籠絡;一微灰黑;一淺綠,各有峰巒,嵌空穿眼,宛轉相通,其質稍潤,扣之微有聲。又一種色白,四面峰巒聳拔,多棱角,稍瑩徹,面面有光可鑒物扣之有聲。采人就水中度奇巧處鏨取之。此石處海外遼遠,賈人罕知之,然山谷以謂象州太守費萬金載歸,古亦然耳。頃年,東坡獲雙石,一綠一白,目為仇池。又鄉人王廊夫亦償攜數塊歸,高尺余,或大或小,各有可觀,方知有數種,不獨白綠耳。”這章節宣傳英石的產地,介紹英石石種,記錄蘇東坡等人得石的情況,并指出英石的市場在遙遠的廣州(海外)。
第二,英石入詩上畫。從古到今以英石為主題的題詩、作對、畫畫已不罕見,華南理工大學著名的古建筑學教授鄧其生認為英石褶皺明快有力,脈紋變化多端,空透靈邃,疏秀遒勁,豎立、橫置、斜倚均可成景,獨放、迭布、群列均宜,造景幅度寬廣。不同擺置和組合,易于構成峰、巒、嶺、峽、崖、壑、島、磯、嶂、岫、岑、渚等山形地貌,蘊含著藝術意境構思的許多素材。鄧教授指出,以英石為材料的嶺南盆景可切題的內容非常廣泛。鄧教授的見解是,英石及英石盆景正應嶺南畫派之風骨。從鄧教授的觀點看,我們不難發現英石不愧為文人墨客的詩畫題材。英石進入畫面的一般表現為嶺南風格的國畫,或者是江南特色的國畫,這種傳統國畫的特點是形神兼備,石與梅或松或竹或茶或牡丹相互襯托,趣味盎然。
第三,英石爆出許多民間故事。英石的魅力非同小可,上自皇帝下至臣民,無任歡迎。清代乾隆皇帝對英石寵愛有加,不僅保護好元明兩代入宮英石,到了他手還不斷挑選入朝,使北京故宮御花園收藏的古英石達27件之多,占奇石總量的八分之一。
第四,英石用作行政建制名稱。從英州開始,行政級別幾經升降,但始終不能少掉英石的“英”字。尤其是清道光年間,盛產英石的望埠其行政建制就直接叫“英石鄉”(見《英德縣續志》?民國版?英德縣全圖)。這種文化永垂不朽!
良好園林奇石場地處華南地區最大的景觀石批發集散地—英德,良好園林奇石場于1999年成立的,主要批發大型黃臘石,大型太湖石,黃蠟石,水沖石,英石,鵝卵石,大青石,臺面石,刻字石等園林景觀石。并承接以景觀石為主題的各類園林工及市政工程,村委,廠房,公園等單位的園林景觀石安裝,奇石刻字,景觀置石。十五年來,公司誠信經營,專注園林景觀產業鏈的資源整合,在石源、加工、物流、技術各環節下功夫,形成專業團隊。
若了解更多,請點擊 http://www.lqcydj.com http://www.qs2020.com
英德市望埠鎮良好園林奇石場第二分場,地址:英德市望埠鎮英坑公路下塘路口旁,聯系電話:15119977709 陳工